【转载】王伟强:“理财师”,这是一群价值被低估的人

【隆重感谢原创作者 王伟强 来源: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】

原文链接:http://zuaa.zju.edu.cn/club_home/eventview?id=10&eid=4813

前几天,一群人在一起聊暴跌后的股市,参与者各个身价不菲,还有专业级的私募基金经理。讨论之初,对于近期股市的暴跌,对于救市政策的乏力,无不批判之声,甚至一度上升到对改革的悲观,对中国未来的悲观。但有意思的是,随着话题转入某家企业,转入某一行业,一个个机会被各家大佬拉出:这也是机会,那也是机会,可以并购,可以转型,似乎又处处充满机会。

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,外部机构的不信任,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过度乐观,成为当晚一幅很有意思的画面,或许这也是中国股市散户比例奇高的缘由吧。

为何选择在“拾麦理财”微信公众号首发时提及此事,似乎这与理财师毫无关联,但其实不然。

记得我曾在某理财师微信群里说过一个观点:理财师的工作就是让你的客户财富管理过程更具确定性、更理性,使其不必为市场和人生的短期波动而担心,客户可以把时间更多的花在美好的事物或更擅长的事业上。

那么问题来了,何为理财师?我在国内财富管理行业做了十年,一直在一线和客户打交道。但悲哀的是,大部分同业和客户仍认为,“理财师就是金融产品的销售员”。

何为销售员?我的理解,销售是一种说服性质的工作,是代表产品方说服消费者认同产品价值,并为此买单。销售的价值是附属于产品价值的,其费用由产品生产方支付。

但作为从业多年的理财师,我一直有一个观点,即理财需求和实物产品消费需求是不一样的。实物产品往往是标准化产品,但理财需求是服务产品,是非标准化产品。

服务产品的特征是“服务过程即是消费过程”,“服务质量是由客户评价得出的”等。服务产品的“非标化”特征使得其特别依赖于“那些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人”,也使得服务产品领域很容易产生“专家需求”,比如医生、律师等。

理财需求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“服务产品”需求。优秀的理财师不是因为产品销售而获得长期的价值,其价值更体现在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,因其专业性而得到客户的认可。而且财富管理的服务需求区别于医生、律师,或者其他服务,其服务的需求更加频繁,且同样需要双方有极强的信任感。这使得理财师的“专家价值”极高。

目前市场是基于“销售员”的定位,给了“理财师们”一个极低的估值。随着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日益发展,随着各类资产管理产品的日益丰富,那些能够真正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,甚至能够完全从“客户端收费”的专业理财师的价值将会得到极大提升。市场将会出现两极分化,仅仅作为“销售员”的“理财师”将更多的被人工智能、互联网技术所替代,而作为“专业人士”的“理财师”将崛起,形成一股对财富管理市场更有影响力的力量。

“拾麦理财”微信公众号将持续关注这种力量的发展,并用我们的微信群、线下活动以及各种资源推动“专业理财师”群体的壮大及理念的推广。

“拾麦理财”创始人 王伟强

写于2015年08月05日 杭州